当地时间5月10日,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全面停火协议,宣布自新德里时间17时起停止所有陆海空军事行动。这是继2021年短暂停火后,两国在持续数周的边境冲突后首次达成全面和解。然而,协议签署数小时后,克什米尔地区再度传出爆炸声,为停火前景蒙上阴影。
协议签署:全面停火与机制保障
根据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军事热线联络机制,并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及旁遮普边境地区停止一切火力攻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小组将监督停火执行,印巴高级将领定于12日再次会谈,评估协议落实进展。巴基斯坦民航局随即宣布全面恢复领空开放,印度外交部强调协议旨在“立即降低冲突风险”,但未涉及克什米尔主权等核心争议。
冲突再起:停火脆弱性凸显
协议生效当晚,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地区发生爆炸,印度指责巴方违反协议并采取反制,巴方则坚决否认。双方均宣称“已有效回击敌对行动”,专家指出这种“各自宣布胜利”的姿态实为国内政治压力的妥协产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胡仕胜分析称,印巴冲突本质是“表面强硬、实质克制”,印度需推进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巴基斯坦受限于经济困境,均无意愿升级为全面战争。
历史症结:克什米尔难题待解
自1947年分治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爆发四次全面战争及数千次边境摩擦。该地区战略地位关键,控制印度次大陆“北大门”及印度河上游资源,宗教对立与领土争端交织。尽管联合国1948年呼吁公投决定归属,但印度坚称其“不可分割”,巴方要求落实决议,导致矛盾持续七十余年未解。此次冲突导火索为4月22日印控区恐袭事件,印度指控巴方支持武装组织遭否认。
未来挑战:从停火到持久和平
分析认为,停火协议仅是“火药桶上的薄纸”。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指出,印巴对协议解读存在分歧:印度视自身为“崛起超级大国”抵制外部调解,巴方则依赖国际支持。胡仕胜预测,克什米尔核心矛盾未解,低烈度冲突或随时再现,但大规模战争概率极低。国际社会需推动建立互信措施,维护地区持久和平。
当地时间5月10日,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全面停火协议,宣布自新德里时间17时起停止所有陆海空军事行动。这是继2021年短暂停火后,两国在持续数周的边境冲突后首次达成全面和解。然而,协议签署数小时后,克什米尔地区再度传出爆炸声,为停火前景蒙上阴影。
协议签署:全面停火与机制保障
根据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军事热线联络机制,并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及旁遮普边境地区停止一切火力攻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小组将监督停火执行,印巴高级将领定于12日再次会谈,评估协议落实进展。巴基斯坦民航局随即宣布全面恢复领空开放,印度外交部强调协议旨在“立即降低冲突风险”,但未涉及克什米尔主权等核心争议。
冲突再起:停火脆弱性凸显
协议生效当晚,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地区发生爆炸,印度指责巴方违反协议并采取反制,巴方则坚决否认。双方均宣称“已有效回击敌对行动”,专家指出这种“各自宣布胜利”的姿态实为国内政治压力的妥协产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胡仕胜分析称,印巴冲突本质是“表面强硬、实质克制”,印度需推进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巴基斯坦受限于经济困境,均无意愿升级为全面战争。
历史症结:克什米尔难题待解
自1947年分治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爆发四次全面战争及数千次边境摩擦。该地区战略地位关键,控制印度次大陆“北大门”及印度河上游资源,宗教对立与领土争端交织。尽管联合国1948年呼吁公投决定归属,但印度坚称其“不可分割”,巴方要求落实决议,导致矛盾持续七十余年未解。此次冲突导火索为4月22日印控区恐袭事件,印度指控巴方支持武装组织遭否认。
未来挑战:从停火到持久和平
分析认为,停火协议仅是“火药桶上的薄纸”。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指出,印巴对协议解读存在分歧:印度视自身为“崛起超级大国”抵制外部调解,巴方则依赖国际支持。胡仕胜预测,克什米尔核心矛盾未解,低烈度冲突或随时再现,但大规模战争概率极低。国际社会需推动建立互信措施,维护地区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