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RCBroker独家财报精彩导读:■ 由于美元贬值趋势暂歇,7-9月期间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的涨跌幅度较上半年明显收窄。■ 东亚货币表现疲软,而其他地区的货币则因较高的实际政策利率及政治因素支撑而走强。本稿将简要总结7-9月期间新兴市场货币市场的动向。分析对象包括亚洲(中国、韩国、台湾地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南美(巴西、墨西哥)、东欧(匈牙利、捷克)、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南非、土耳其
PRCBroker独家财报精彩导读:
■ 由于美元贬值趋势暂歇,7-9月期间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的涨跌幅度较上半年明显收窄。
■ 东亚货币表现疲软,而其他地区的货币则因较高的实际政策利率及政治因素支撑而走强。
本稿将简要总结7-9月期间新兴市场货币市场的动向。分析对象包括亚洲(中国、韩国、台湾地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南美(巴西、墨西哥)、东欧(匈牙利、捷克)、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南非、土耳其)共12个地区(数据截至9月底)。7-9月期间这些货币兑美元的涨跌幅介于+2%多至−4%多之间,表现各异。其中,8种货币上涨,4种下跌。与1-3月期间美元走弱趋势明显(10种货币上涨)及4-6月期间(11种货币上涨)的走势相比,7-9月这一阶段的方向性较难把握。
在此期间,东亚货币整体表现疲软。例如,韩国(−3.7%)与台湾地区(−2.9%)在4-6月期间均上涨超过8%,而7-9月则跻身12种新兴市场货币中跌幅最大的三种。尽管全球股市资金持续流入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半导体板块,而韩国与台湾地区均以半导体为主要产业,但两地货币的疲软仍显得出乎意料。这一走势的背景之一,可能与持续进行中的美韩、美台贸易谈判有关。韩国方面,虽自8月起对美出口产品关税下调至15%,但作为交换条件的3500亿美元(约51.4万亿日元)对美投资协议文件化工作陷入僵局。尹总统甚至表示,如果按美方要求提前支付,韩国恐将陷入货币危机,形势颇为不稳。与此同时,据传台湾方面未同意在美国进行半导体产量的一半生产,因此对美出口产品维持20%的关税率预计将在短期内持续。然而,截至本文撰写时,韩元与新台币兑美元均维持在200日移动平均线(1413.41韩元、31.237新台币)之上运行,尚不至于引发严重的货币贬值担忧。
相对而言,升值幅度前三位的货币分别是南非兰特(+2.5%)、墨西哥比索(+2.3%)及巴西雷亚尔(+2.0%)。与1-3月期间(巴西雷亚尔:+8.7%)及4-6月期间(新台币:+10.9%)的升幅相比,本期涨幅较为温和,这主要是由于美元汇率在7月上涨、8月下跌,总体走势震荡所致。在此背景下,7-9月期间表现较强的三种货币并未像土耳其里拉(−4.5%)及印尼卢比(−2.6%)那样受到政治不确定因素的拖累,这或成为其保持坚挺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高水平的实际政策利率支撑,预计这三种货币在10-12月期间的关注度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