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央行降息,利率路径分歧凸显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银行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这一决定符合市场预期。然而,此次降息背后却透露出政策制定者内部存在显著分歧。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投票中,五位成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两位成员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两位成员则主张降息50个基点,进一步扩大政策立场差异。英国央行在声明中重申,将继续采取“渐进和谨慎”的策略,以平衡通胀控制和经济增长。在政策报告中,央行
英国央行降息,利率路径分歧凸显
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银行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25%,这一决定符合市场预期。然而,此次降息背后却透露出政策制定者内部存在显著分歧。在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投票中,五位成员支持降息25个基点,两位成员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两位成员则主张降息50个基点,进一步扩大政策立场差异。
英国央行在声明中重申,将继续采取“渐进和谨慎”的策略,以平衡通胀控制和经济增长。在政策报告中,央行预测到2025年第三季度,CPI通胀率将升至3.5%,随后在中期逐步回落至2%。但央行同时指出,未来经济走势存在两种风险情景:其一是需求下降带来的通胀快速回落,可能导致三年后通胀率较基线水平低0.3%;其二是通胀持续走高,工资和物价二次效应叠加生产率增长放缓,或使通胀水平比基线高出0.4%。
美国失业救济申请减少,就业市场韧性凸显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8万人,低于预期的23.5万人。这一数据较前一周减少1.3万人,显示出就业市场的韧性。四周移动均值微升至22.7万人,表明尽管波动性存在,但整体趋势仍较为稳定。
同时,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也有所减少。截至4月26日当周,持续申请人数减少2.9万,降至187.9万人,四周均值则小幅上升至187.5万人。这些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美国就业市场在通胀压力下的稳健表现,尽管面临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劳动力市场依旧保持活力。
新西兰央行表示关税冲击或类似疫情经济损害
新西兰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霍克斯比在议会讲话中指出,全球关税上升对经济活动造成显著负面影响,类似于新冠疫情期间的供应链中断。他表示,尽管新西兰正面临来自美国10%出口关税的直接冲击,但新西兰元贬值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压力。然而,主要贸易伙伴需求疲软,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
霍克斯比进一步指出,关税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对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可能不容低估。参考疫情期间的经验,他强调,供应侧冲击通常具有持久性,甚至会改变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新西兰经济形成持久挑战,需在政策制定时谨慎应对。
日本央行会议纪要阐述外部风险与内部压力
日本央行在3月会议纪要中提及,部分政策委员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外部冲击表示担忧。有人指出,这些关税措施可能严重损害日本实体经济,并主张在加息时应保持高度谨慎。不过,亦有委员认为,即使在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也应保持灵活性,避免陷入被动决策。
日本央行行长上田一夫在议会发言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表示,尽管食品价格(尤其是大米)波动较大,但这些短期压力将在未来逐渐缓解。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同时,上田强调,应密切跟踪价格走势,以便在必要时快速调整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