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幾年網路電信詐騙犯罪猖獗,不少民眾都被社群與影音平台置入的假投資廣告吸引,誤以為有利可圖,沒想到竟因此落入詐欺黑平台的陷阱中,蒙受莫大的財務損失。最近,新北市淡水警方就接獲一起詐騙通報。7/30,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也更新其示警名單,提醒投資者注意名為Binerns Investment的實體,因為該公司進行了需經FCA授權的業務活動,但從未獲得FCA授權或在FCA註冊,在沒有FCA監管的情況下運營業務。
過去幾年網路電信詐騙犯罪猖獗,不少民眾都被社群與影音平台置入的假投資廣告吸引,誤以為有利可圖,沒想到竟因此落入詐欺黑平台的陷阱中,蒙受莫大的財務損失。最近,新北市淡水警方就接獲一起詐騙通報。
7月上旬,一位胡姓婦人來到淡水中山路派出所報案,向員警表示自己年過八旬的周姓丈夫日前在臉書上看到了一則投資廣告,出於好奇加入某個投資群組,之後看到其中成員分享獲利的截圖,聽信所謂「投顧老師」的說詞,開始透過匯款與面交等方式入金做交易。
由於投資平台一直顯示有相當高的帳面獲利,周翁為了放大投資收益而不斷加碼,先後總共給出超過新台幣460萬元,而且還打算繼續投錢進去。胡女對此感到相當不安,認為他可能誤入假投資陷阱,但無論好說歹說,周翁就是不相信自己會被騙。眼看溝通無果,憂心忡忡的胡女才決定請警方協助勸導先生。
在員警耐心為周翁講解各種詐騙案例後,他的態度終於軟話,並且同意配合警方辦案,向詐騙集團佯稱自己要再加碼400萬元,成功與對方約定在淡水區中正東路上的速食店面交。
當姚姓車手現身要向周翁收款時,事先在周遭埋伏的員警立即上前要將他制服。姚男見情勢不妙,試圖撕毀工作證躲避查緝,但員警仍在其隨身包找到偽造的工作證、印章、收據等證物。隨後在姚男的指認下,警方又抓獲在附近監控的邱男與潘女。在完成訊問後,3位嫌犯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7/30,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也更新其示警名單,提醒投資者注意名為Binerns Investment的實體,因為該公司進行了需經FCA授權的業務活動,但從未獲得FCA授權或在FCA註冊,在沒有FCA監管的情況下運營業務。
註冊國家、地區:英國
網址:https://binernsinvestment.com/
電話:+44 7529700674
信箱:info@binernsinvestment.com
根據外匯天眼官網的查詢結果,Binerns Investment是成立不到1年的交易商,除了沒有監管牌照資訊與交易軟體外,展業區域也存疑,因此監管資訊、牌照資訊、風控指數都是0,具有高級風險隱患,天眼評分只有0.99。
目前Binerns Investment的官網仍可以正常連線,不過只有支援英文介面,而且整個網站看起來相當簡陋,看起來很像詐騙集團設置的免洗詐騙網站,內容空洞,也找不到監管牌照號碼,看起來問題重重。
進一步使用WhoisDog查詢這個網站,其設立時間為2024/5/14,到現在只有2個多月,時間相當短,而且才註冊1年,預計將在2025/5/14到期,看不出有長期經營的跡象,投資風險極大。
最後也要再次呼籲大家,在使用一家美股、期貨、外匯經紀商之前,一定要記得先透過外匯天眼APP進行詐騙平台查詢,確認其監管資訊、交易環境、關係族譜、天眼評分,為你的資金與安全嚴格把關。
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先用外匯天眼搜尋券商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
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使用金融市場反詐騙網站外匯天眼,保障你的交易安全
做外匯投資的人,可能會經常看到美國FED升息的消息。每一次升息,都會跟薅羊毛、其他國家的資本回流美國等相關,可以說美國FED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對世界經濟有影響。那美國FED到底是什麼機構?為何存在感這麼強?
在選擇交易平台的過程中,投資人常面臨一個矛盾的問題:究竟是該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平台,還是「使用體驗佳、條件彈性」的新興券商?市面上每家平台幾乎都宣 稱自己安全、穩定、服務好,但等到真正入金操作才發現問題,似乎又為時已晚。為幫助投資人在資訊爆炸的市場中做出明智的選擇,外匯天眼除了收錄全球經紀商資訊外,也定期發布交易商測評文章,分享挑選平台的依據。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解析最近極具人氣的券商Neex。
做為全球最權威、專業的經紀商查詢平台,外匯天眼自成立以來除了持續收錄、更新超過66000家平台資訊,更經常發布詐騙平台示警與交易商測評文章,為用戶的資金與交易安全嚴格把關。近期我們發現MERJ這家券商存在相當高的安全風險,下面是相關的查詢結果。
在今年1月,外匯天眼注意到PipsMasterPro這家交易商存在相當高的詐騙風險,不久後便收到用戶針對該平台的爆料,分享自己被假網友誘導做黃金交易,結果帳戶無故被凍結的受害經過。上個月更發現該平台的網站已經無法連線,可能已經跑路。然而,3月中我們卻又收到另一位受害者針對該平台的爆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