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查询、投诉、曝光、交流,关注外汇天眼官方微信公众号“天眼汇谈”。
曾经,外汇公司的广告充斥着中国互联网,高薪分析师喊单、业务经理招聘更是满天飞。但你是否注意到,这一切似乎从2017年前后逐渐销声匿迹?Covid-19以后,零售外汇行业在中国更是再也没有出现过2015年以前的辉煌。
背景
彼时,从3000一路狂飙至17000美元的那轮比特币牛市抢走了外汇的部分蛋糕,徐明星、李笑来、李林、赵长鹏等人的财富神话刺激着传统外汇玩家开始投资数字币。也正是那个时候,包括外汇、加密在内的各种互联网金融欺诈(P2P、挖矿等)猖獗,让中国外汇局与央行、公安部不得不展开大规模的严打。再到后来监管的进一步收严,断卡、净网行动更是让那些吃了十多年红利的外汇券商在华业务处处掣肘。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突变,对生存的渴望迫使大量在华外汇券商开始大规模转移战线,一些澳洲、英国的知名外汇券商在海外注册离岸金融公司,然后纷纷发邮件给用户告知账户即将被转移至同品牌的其他司法监管辖区,比如圣特文森、伯利兹、塞舌尔。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责任担当的外汇平台会提前通知,如果接受转移账户不必采用任何操作,不接受则要把账户资金提现。
但总有一些腹黑的外汇平台,把退出中国变成一场财富劫掠表演。大通金融,便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反派大佬。
大通金融中国团队的“西进运动”
通过公开资料查询,2022年11月,大通金融集团董事长Naser Taher表示,该公司将把总部从香港迁至迪拜。据大通金融集团称,将总部迁往迪拜的原因是看中了当地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以及战略位置(遥控亚非韭菜园)。Naser Taher指出,“董事会在决定将总部迁往新加坡还是迪拜之间进行了艰难的选择。鉴于阿联酋政府在促进迪拜成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方面的鼓励政策,董事会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一致批准将总部迁往迪拜。”
2021年下半年,大通全面无法出金,提桶卷款跑路的同时,也计划将中文运营团队同步打包,网上到处都是大通金融招聘中国人去迪拜的广告。当时一些被大通诱骗且仍有良知的大通前员工不愿继续助纣为虐,他们长期受大通控制、压迫,爆出的猛料也印证转移至中东的事实。
据百度上的信息,一些大通前员工曝光称,“(大通)这个鬼公司整天拖欠工资,没有哪个人是爽的”,当时的中国区负责人是Jason与Kitty,快把业务员逼疯;市场部负责人Grace Fan是从某黑平台过去的,再后来从上海转移至迪拜。
另有大通金融前员工透露,2021年大通金融将部分中国团队员工调往迪拜,承诺承担往返机票费用,但把员工骗过去竟然不予报销路费—理由是机票太贵。
除了员工自曝,受害者用户提供有图有真相的曝光,更是证实大通2021年实际上是去了迪拜,东南亚的公司不过是被遥控的空壳。
2021年7月,账号88847503实名曝光,其在大通金融多次申请出金,实际到账仅三次,之后资金被平台卡死,导致爆仓。平台拒绝提供完整交易记录单。用户无奈报警施压,但大通方面仰仗身居境外,仍迟迟不处理。
举报人透露,平台最初通过客户经理徐某提出以10万元和解,但在其要求15万元后谈判破裂,徐某随即失联。后来通过另一名客户经理韩伟国转达信息,徐某依旧只愿赔偿10万元,但很快再次“跑路”。
当用户准备向刑警大队提交更多大通相关人员及资料时,又接到大通金融迪拜总部客户经理吴站平的电话,称领导已将情况上报至香港,并要求其再等两天。举报人强调,大通团队的核心任务实际在迪拜遥控操控,拒不正面处理国内投资者损失问题。
尽管后来举报人妥协,愿接受此前平台提出的10万元和解,时至今日仍未受到大通方面的回应。
迪拜总部正在全球摇人,别忘了缅北受害者的阴影
在大通金融官方公众号、以及在某网站刊登的宣传里,迪拜是一座不夜的黄金之城:兰博基尼当警车,豪车满街跑,商场里的女孩只要多看一眼,就有土豪慷慨买单。招聘广告更是铺陈出一幅繁华盛景——高薪、丰厚奖金、豪华补贴,仿佛一旦踏入大通金融的迪拜总部,就能过上挥金如土的生活。
可现实却是另一幅面孔。那些许诺的“高薪岗位”变成了拉客户开户的苦差,奖金难以兑现,机票和房补更是无影无踪。过去的员工并没有享受到米其林的大餐,反而是办公桌角堆起来的泡面。
据查证,大通金融在阿联酋的合法牌照早已于2022年被撤销,如今的运作已属非法经营。那些被梦想吸引过去的年轻人,很多人不仅没能过上广告里纸醉金迷的日子,反而深陷债务、失业,甚至面临人身、法律风险。
近年来,缅北诈骗园区的覆灭,让一些不法势力转移到了迪拜。他们利用奢华幻象包装骗局,诱导国人走入陷阱。如果求职者不保持警惕,非常容易掉入精心布置的圈套,那些看似触手可及的“土豪生活”,往往是镀金的牢笼。
如果你还是有一个迪拜梦,请看这个“缅北外汇平台逃生者”的充满恐怖与血泪的经历:
据网上一名曝光者陈述,其在2023年中受东南亚某平台邀请“共同开拓中国市场”。因自认具备资金与人脉,他在郑州迅速租下约三百平方米办公场地,启动两个月后,对方以“国内舆情不利、去泰国发展更有利”为由,承诺负责全部场地与资金,随即发送泰国“新场地”照片并订下商务舱机票,催促赴泰对接。
抵达泰国后,一名女子接机并自备车辆。行车约半小时,当事人打盹被唤醒时,已到达泰国与缅甸的边境处,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对岸正是缅甸著名的KK园区。其叙述称,车前后出现数名持大砍刀者,随后被押上小船渡河;进入园区后,有持枪人员看守,手机、证件与银行卡被全部收缴。被带入一间办公室后,数名壮汉两侧站立,中间人员拍桌恫吓并要求其交出银行卡密码;其迟疑片刻即遭殴打与枪指威胁,被迫交出密码,目睹数百万元人民币被划走。此后,对方以“平台搭建成本逾三千万元”为由提出赎金,称“补齐即可放人”。
当事人称,随后有三名壮汉“盯守”,迫使其以“在泰国开公司资金不够”为由向亲友四处筹款。最终其凑足数千万等值USDT,并被强令将资金注入对方指定账户;期间还被迫签署多份所谓“违约赔偿”协议作为掩饰。其自述被迫入金累计超过五千万等值USDT,之后才被允许返回。
当事人回忆在园区所见所闻,总结对方常用的链条为:先以“外汇、国际金融、高薪晋升”在国内办展拉客与招人;待业务与团队成形后,以“更高薪/升职/赴泰培训”为由将人诱至泰国,再转运至边境园区。有钱者被勒索赎金放行;没钱者被迫从事电诈、洗钱等“业务”;既无钱也无“业务能力”的,则可能被转卖至其他园区。当事人还称,曾听闻个别极端暴力情形(包括器官买卖等)。
你会不会,成为照亮大通金融全球财富版图的那个邪恶火把?
跨国求职本没有错。年轻人想要出去闯一闯,这是很正常的心气。但错就错在,有些人明知道自己站不稳,还要把别人拉下水;他们用光鲜的幻象来蒙骗,却让追梦的人跌进泥潭。
真正值得托付的工作环境,一定是合法、透明的——有清晰的牌照监管,有明确的保障,不会让你陷入债务,不会把你推向法律的边缘,更不会拿人命当筹码。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得上你的才华和汗水。
出国打工,不该是押上性命的豪赌,而应该是你人生的一步新棋。你可以拼,可以闯,但要记住:找对路、跟对人,比走多远更重要。别让虚假的繁华点燃你,照亮了别人的财富大厦,却最终把你烧成灰。真正值得奔赴的地方,不会让你惶惶不可终日,而会让你安稳、踏实,哪怕辛苦,也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请记住,出去没错,但别在大通金融丢了自己!